具體介紹珩磨加工的特點
(1)珩磨加工時砂條與工件孔壁的接觸面積很大,磨粒的垂直負荷為磨削的1/50~1/100 。此外,切削速度較低,一般在100m/min以下,為普通磨削的1/30~1/100 。注入的大量切削液,可使脫落的磨粒及時沖走,還可使加工表面得到充分冷卻,所以工件發(fā)熱少,不易燒傷,而且變形層很薄,從而可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。
(2)可達較高的尺寸精度、形狀精度和較低的粗糙度,能獲得的孔的精度為 IT6~IT7級,表面粗糙度Ra為 0.2~0.025。由于在
珩磨加工時,表面的突出部分總是先與沙條接觸而先被磨去,直至砂條與工件表面完全接觸,因而能對前道工序留下的幾何形狀誤差進行一些修正,孔的形狀誤差一般小于 0.005mm 。
(3)珩磨頭與機床主軸采用浮動聯(lián)接,珩磨頭工作時,由工件孔壁作導向,沿預加工孔的中間線作往復運動,故不能修正孔的相對位置誤差,因此,在孔精加工工序中須安排預加工以保障其位置精度。一般鏜孔后的珩磨余量為0.05~0.08mm,鉸孔后的珩磨余量為0.02~0.04mm,磨孔后珩磨余量為0.01~0.02mm 。余量較大時可分粗、精兩次珩磨。
(4)珩磨孔的生產率高,機動時間短,珩磨加工1個孔需要 2~3min,質量高,范圍大,可加工鑄鐵件、淬火和不淬火的鋼件以及青銅件等,但不宜加工韌性大的有色金屬,加工的孔徑為15~500mm,孔的深徑比可達10以上。